**以跑步收費18元,啟德體育園引發跑步友“搬家潮”?**
近年來,慢跑成為越來越多人喜愛的日常運動,不僅能舒緩壓力,還能強化身心。然而,日前啟德體育園宣布跑步場地將採取收費制,每次使用需支付18港元,引發了廣泛討論。不少跑步友表示,這一收費政策可能會影響他們使用該場地的頻率,甚至有人直言「這樣收費,可能要搵屋搬去其他有免費跑道的地方」!那麼,這究竟是一項合理的收費,還是迫使跑步友「另尋新天地」的政策?本文將深入探討。
### **啟德體育園的跑步收費:背景及政策**
啟德體育園作為香港最新的大型運動設施,不僅擁有世界級的場地,還提供多元化的服務,包括田徑跑道、室內運動場和健身中心。根據官方說法,此次引入跑步收費主要是為了維持場地設施的高水平運作,以及分擔運營成本。
**每次18港元的收費雖然看似不多,但對於習慣每天晨跑或夜跑的人來說,長期累積下來也是一筆不小的開支。**假設一名跑步友每周使用該設施5次,那麼每月的花費約為360港元。一些居民認為,這筆費用加在生活成本上無疑是一種額外負擔,尤其是對於那些居住在啟德附近并將跑步列為日常活動的人。
### **跑步友的反應:操場,真的要變得“付費專區”嗎?**
啟德體育園的收費政策,引起了不少慢跑愛好者的不滿。某位跑步友在社交媒體上直言:「習慣了在啟德體育園跑步,突然收費讓人很為難。雖然場地條件很好,但18元的價格還是讓我考慮換個地方跑或搬家。」
有案例顯示,**一名住在啟德的白領跑步愛好者原本每天早上都會利用體育園的跑道。但在收費政策出台後,他開始尋找其他免費的跑步地點,如九龍寨城公園或鯉魚門公共跑道。**對於他來說,改變跑步地點固然不便,但避免額外支出更符合他的生活考量。
然而,並非所有人都抱怨收費政策。一部分跑步友指出,收費能有效防止場地過度使用和不良行為,提高使用者的運動體驗。此外,18港元的價格相對於健身房或專業訓練場地來說依然算是合理的。
### **影響與應對:跑步友要損失什麼,又獲得什麼?**
隨著城市化及生活節奏加快,公共運動空間一直是都市人最珍貴的資源之一。啟德體育園作為新興的運動聖地,本應提供更加便利的全民運動服務。但收費政策顯然會影響原本依賴該場地的居民,尤其是那些收入有限或習慣免費運動的使用者。
**然而換個角度看,適度的收費或許能增加場地管理的透明度,同時減少極端繁忙時段的擁擠情況。**事實上,其他城市不少高端運動場所也實施了類似的收費制度。比如,新加坡著名的義順田徑場,每次使用的費用約為2新幣(約12港元),而設施管理和清潔反饋良好,因此受到運動者的青睞。
### **啟德附近的替代地點:如何“搬遷”不失運動習慣?**
對於那些因收費而考慮更換跑步地點的居民,以下幾個免費或低成本的選擇可能值得嘗試:
1. **九龍寨城公園**:該地點提供寬闊的跑道及清幽的環境,非常適合晨跑。
2. **啟德河步道**:沿著啟德河的步道全程免費,景色宜人,適合散步和慢跑。
3. **摩士公園運動場**:另一個不設收費的公共跑步場地,吸引了眾多運動愛好者。
總結來說,啟德體育園的收費政策的確對香港跑步愛好者帶來了一定的挑戰。有些人可能會“搬家”尋找新的跑步地點,有些人則可能選擇支付費用以享受更高品質的運動環境。如何平衡設施成本和居民需求,或許是未來需要深思的議題。